第六百九十一章:《华夏黎明》(三)区域 (第2/2页)
历史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也被叫做仰韶时代,原因嘛一方面是因为中原中心论,另一方面则是仰韶文化至少在前中期时,确实是这个时期东亚最为强势的文化。
仰韶农人率先实现了人口爆炸,从而开始向四面八方适合开垦农业的土地迁徙,尤其是那些旧石器时代不适合居住,但新石器时代满足居住条件的地区。
雁北区和甘青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被仰韶农人开垦从而出现高复杂性文化,使得当地也出现了能被识别的地域文化。
其中那批向甘青区开拓的仰韶农人,象征着汉藏语系在考古上的分离,也即是说他们属于藏缅语支使用人群的祖先。
这群人基本上是在庙底沟一期时西进的仰韶农人,经过藕断丝连的石岭下文化后,以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西北彩陶文化诞生标志正式分离。
至于留在中原区的仰韶农人,能够根据早中晚划分为3个时代,分别是仰韶早期的半坡文化,然后是仰韶中期的庙底沟(一期)文化,最后是仰韶晚期的西王村文化。
即便是钟善泽这个不懂东亚新石器的人,对半坡这个名词都记忆犹新,因为曾经他上初中的时候,新石器时代只介绍半坡和河姆渡两个文化。
仰韶文化确实对后世影响深远,可与它在教科书中并列的河姆渡文化,相对来说就显得不是那么能打。
因为河姆渡文化不存在确定的后继者,其活动区域在新石器时代之后的时间中,遗址零散而不成体系。
日后的良渚是马家滨文化的后裔,马家滨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大体同期,关系确实比较亲密但终究不是一家。
而回到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时代,这个时期聚落参考姜寨遗址,其是整个仰韶时代早期最为漂亮乃至具备代表性的遗址。
就连因此得名的半坡遗址,在代表性上都不如姜寨遗址高,因为姜寨遗址可以说极度完整的呈现出整个聚落样貌。
面积5万平方米的姜寨遗址,地层堆积从下到上分别是半坡文化、庙底沟文化和西王村文化。
第一期聚落面积5万平方米,居住区面积为2万平方米,人口据推测大约是八十到一百人左右,聚落中心存在用于祭祀的广场,居住区房屋均门朝向广场分布。
姜寨遗址内有5组建筑围绕广场分布,以大型房屋为中心,建筑组中又有以中型房屋为中心的更小单元。
整个遗址中最小的房屋,居住面积一般低于5平方米,室内设有火塘可供2到4人居住,属于聚落最基础的居住单位。
中型房屋面积为20至40平方米,设有火塘可供10余人居住并有窖穴,说明食物的储存和分配权力掌握在这一级别的单位中。
大型房屋面积一般超过70平方米,最大可达130平方米,内设有火塘而外部有牲畜饲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