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凉镇抚司,开局扮演反派 > 第一百五十五章 领先时代的以工代赈(求订阅月票)

第一百五十五章 领先时代的以工代赈(求订阅月票)

第一百五十五章 领先时代的以工代赈(求订阅月票) (第1/2页)
  
  工赈?
  
  院中,齐平眨眨眼,见对方神态,意识到,可能这个时代,还没有“以工代赈”这个词,所谓的“工赈”,大抵是类似的含义。
  
  但也不确定,故而反问道:
  
  “朝廷工赈往常大抵如何做?”
  
  皇帝不明白他为何有此一问,理所当然道:
  
  “自是朝廷发放钱粮,募集灾民从事官修事务,如修筑城墙,翻新衙门官署等。”
  
  他举了几个例子,齐平一听,心道果然。
  
  以工代赈这东西,在他熟知的历史中,出现的很早。
  
  记忆中,可以追溯至春秋齐国,齐景公执政时期,天下发生大饥荒,齐国大夫晏婴谏言,请国君开粮仓赈济灾民。
  
  国君一听要出钱,很不乐意,恰好那时,国君要给自己修建一座处理政务的“路寝之台”,恩,就是宫殿。
  
  晏婴逼得没办法,就假借为国君修宫殿的名义,雇佣灾民施工,并故意延长工期,硬生生把一座宫殿修了三年……
  
  才勉强把灾期撑过去。
  
  所以,这法子起初是逼出来的……再然后,历朝历代,都有采用,这门技术,也越发完善起来。
  
  这个世界的历史似是而非的。
  
  但齐平猜,类似的法子,应该也有人想过。
  
  果不其然,“工赈”是有的,但他发现,这位金先生口中的“工赈”,还处于一个发展期,并不完善。
  
  皇帝解释完毕,见少年校尉沉默不语,摇头道:
  
  “工赈之法,古已有之,但却未必合用。”
  
  齐平并不沮丧,笑问:“怎么说?”
  
  皇帝愈发皱眉,心中嘀咕,这校尉虽有才学,但看起来,并不如永宁所称赞那般,竟似乎,连这些都不懂。
  
  不过转念一想,对方并非地方官员,且如此年少,不懂民生也正常。
  
  本来也只是心血来潮一问,没期待一个少年能有什么惊人见解,便也耐着性子,解释说:
  
  “工赈之法,虽卓有成效,却有诸多弊端,其一,便是运输,宛州洪涝,道路冲垮,水路难行,朝廷粮食如何运到地方?若是运不进,何谈赈灾?”
  
  “其二,即便粮款可及时送达,地方官吏却不免有贪墨之举,更何况,洪灾一起,山匪挟裹流民,地方不稳,这工赈能有几分成效,犹未可知。”
  
  旁边。
  
  云老捋着胡须点头,这些,他也是明白的。
  
  不只是他,满朝文武,除了部分不通民生的官员,大多,都心知肚明。
  
  以工代赈,不是想不出,而是难以实施。
  
  齐平丝毫不意外,因为类似的问题,他熟知的历史上也都有,为什么说,以工代赈是一门不断完善的技术呢。
  
  就是因为存在问题。
  
  而归根结底,无非技术条件不够,与组织能力不足,办法再好,底下人办不利索,也是空谈。
  
  “您说的这些,的确是问题,但我这个‘以工代赈’与您说的,却是有些出入的,所谓的难点,我也有些办法可解。”齐平说道。
  
  “哦?”云老意外,道:“齐小友说说?”
  
  语气中,倒也并不很认真。
  
  归根结底,没觉得齐平能有啥好主意,毕竟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,想来……大抵是年轻人的一些天真烂漫的空想。
  
  因为对实际事物不了解,所以往往会一厢情愿,出一些点子,在实干家眼中,显得幼稚可笑。
  
  但云老教书育人多年,虽不抱希望,但不介意听齐平说一说。
  
  皇帝也是类似的想法,笑而不语。
  
  齐平对两人态度浑不在意,眨眨眼,自顾自从旁边,拉来一张竹椅,也坐在了小桌旁,与两人同席。
  
  这一幕,看的不远处与齐姝分食糕点的青儿表情古怪,内厅侍卫也是神情怪异。
  
  心说,你倒真不客气……
  
  齐平却没在乎这些,脸上的神情,也郑重了起来,说道:
  
  “金先生方才说的,其实是三个问题,既,运输难、官吏贪、盗匪行,而这三点,并非不能解。”
  
  “先说第一个,水患严重,从外地调拨的确难以运输,所以,这以工代赈,便不能完全倚靠朝廷,还是要从宛州本地着手。”
  
  皇帝摇头:
  
  “你是说,用宛州当地官府的钱粮赈济?哪里够用?灾民一起,消耗惊人,当地粮仓只能顶一时之用……”
  
  齐平打断他:“我什么时候,说靠官府?”
  
  皇帝一怔,不解地看向他:“工赈不倚靠官府,依靠谁?”
  
  齐平理所当然道:
  
  “当然是地方富户大族了,我听闻,宛州也是产粮之地,年景好时,还有余闲售卖外地,所以,宛州的储备粮食其实很多。
  
  但大部分,都在那些地方宗族,富户地主手中。
  
  所以每逢大灾,民间粮价猛涨,还要靠官府平抑,也就是说,并不是没有粮,而是百姓买不起粮食。
  
  所以,我所说的以工代赈,既指官府,也指民间,如果能令民间富户拿出钱粮,招募灾民来做工,很多问题迎刃而解。”
  
  皇帝忙摇头:
  
  “你说的简单,那些富户,如何肯做?灾难时,令他们出钱募捐,都千难万难,何况招工。”
  
  他不认同,觉得齐平太过异想天开。
  
  不觉得富户肯出钱,除非用武力胁迫,可那样一来,地方便不稳了。
  
  齐平据理力争:
  
  “募捐是要他们平白无故出钱,自然不肯,但若是诱之以利呢?
  
  您说的,朝廷工赈,主要是修缮城墙,官署等事,依我看,与其如此,不如令灾民去修桥铺路,兴修水利。
  
  介时,只要许给当地富户,比如说,谁家肯出钱粮,雇佣灾民修一段官道,那么,路成以后,几年之内,这条官道的税收,便依照比例,分给那一家,桥梁堤坝同理。
  
  如此一来,这便成了一桩生意。
  
  富户出钱,既解决了灾民吃饭问题,又为朝廷修筑了道路桥梁,而这些富户,既可以白赚一笔,又能卖当地官员一个政绩,阻力就会小很多。”
  
  一番话落,桌旁,皇帝与太傅都愣了。
  
  这次,不再是摇头否认,而是真正的被这个思路震住了。
  
  太傅捋着胡须的手停了,眯着眼思索起来。
  
  皇帝只觉脑海中,一道电光闪过,这个思路,是他没想过,也没听过的。
  
  以工代赈……不只是官府来做,更要交给民间来做。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