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

字:
关灯 护眼
零点看书 > 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 > 第396章:我愿大明如大汉,宁以强亡,不为弱灭

第396章:我愿大明如大汉,宁以强亡,不为弱灭

第396章:我愿大明如大汉,宁以强亡,不为弱灭 (第1/2页)
  
  科举,在古往今来,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。
  
  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。
  
  而朱元璋对此,自然也是极为重视,往年的科举,都是由太子朱标负责。
  
  今年便让朱英负责。
  
  能够进入殿试的文人,无一不是这个时代的佼佼者,相当于站在了才华的顶尖。
  
  这些人可以从众多才子之中脱颖而出,情商可能不见得如何,但智商指定拔尖。
  
  朱元璋的意思也是简单,便是让朱英趁着这个机会,和今年科举的才子们提前熟悉,若是有能看得顺眼的,亦能提前收入班底之中。
  
  叶月清对于科举这块,并没有太多的感觉。
  
  毕竟之前她主要负责的商业,情报打探这些。
  
  但是朱英知道,要想对大明的风俗进行一个改革性的变化,那么科举就是一个关键。
  
  南北榜事件,朱英当然是知道的。
  
  现在的大明,由于北方常年遭受征战,文化经济逐渐向南转移,这也就导致北方士子在文化素养上,比之南方士子要低上许多。
  
  至洪武三十年的时候,更是出现榜单上唯有南方士子上榜,北方士子无一人上榜的事情。
  
  既然是由自己来负责科举,朱英自然会将南北榜之事,扼杀在摇篮之中。
  
  南北分开取士,这是目前最佳方式。
  
  还有之前朱英提出的多方面小科举,现在完全也可以布告天下了。
  
  不过在这个其中,朱英还打算开设武举。
  
  通过考核武艺选取人才的方式,最早在先秦的时候,就已经出现。
  
  建立武校,培养军事人才,始于唐,兴于宋。
  
  唐承隋制,至武则天时了,增设武科。
  
  宋代创立了比较完备的武科制度,并开始将武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,呈现出体系化,成熟化的特点。
  
  而武举考核的原则是:以策定去留,弓马决高下。
  
  蒙元时期,对于汉人蔑视,自不愿见汉人习武,终元一代,并没有武举的开设。
  
  而在大明建国的前一年,朱元璋就颁布了文武两科取士的诏书,广求天下能人贤士。
  
  洪武三年八月,文科乡试如期而至。
  
  第二年会试,会试三场过后,第十天殿试,朱元璋亲自观骑射。
  
  朱元璋主张乱世用武,治世用文。
  
  大明朝正是由乱入治之时,朱元璋的心思是:通过科举取士,一次性选取出文武双全的人才。
  
  然洪武三年到洪武五年,文举连试了三年,朱元璋认为这些挑选出来的“后生少年”不堪重用,直接把科举给罢免了。、
  
  直到洪武十七年,礼部多次上奏请求开设科举,加上各地官员被朱元璋杀得厉害,官员缺口很大,这才重新开设科举。
  
  只是从此后只从文科取士,再无武举。
  
  洪武二十年的时候,礼部这边再度上奏请开武举,被朱元璋驳回。
  
  而后礼部尚书因罪降职后,至今礼部再无尚书人选。
  
  朱元璋不开武举的原因,其实很简单:看不上。
  
  一辈子打仗过来的他,看到那些后生晚辈的军事才能,就皱眉不已,军队随便抽出个百户出来,都要胜过这些士子十倍。
  
  而大明之中,百户何止成千上万。
  
  卫所制度,军户传承,让朱元璋觉得大明军事人才遍地开花,就没必要通过科举去寻找了。
  
  招来的武科状元这般弱,岂不是让人啼笑皆非吗。
  
  只是朱元璋哪里会想到,重文轻武的策略,影响到了整个大明的国运。
  
  英宗时期,大明就已经不复洪武,永乐两朝之威武霸气,亦没有仁宣两代的承平晏乐,盗贼四起,边患严重。
  
  少年英宗慨然有鞭挞四方之志,思慕太祖、成祖的伟烈雄风。
  
  更开设武学,培养军事人才。
  
  听说瓦剌犯边,便轻启亲征之举,结果在土木堡被俘,武举之立也因之搁浅。
  
  土木堡之变后,自此文盛武衰。
  
  后继宪宗,虽开设武举,然却无一人应试。
  
  明俗轻武人,乡有习武者,目为兵,不齿于所亲。
  
  由于明代士兵的户籍为军籍,和普通民籍有别,且犯罪的人就被罚去当兵,这使从兵跟罪犯的概念,相互混淆在一起。
  
  军士地位低下,多数世家宗族子弟,不以子孙中武举为荣,反以为耻,甚至认为这是自轻自贱,污损先祖的做法。
  
  即便大明推崇武举,也取得成效,然国炸已末,国运到了尽头。
  
  一幕幕的历史片段,如文字,如图像在朱英的脑海中跃过。
  
  国难思良将,家贫想贤妻。
  
  明末时期,多少抗倭名将,抗金统帅,八成皆为武举出身。
  
  沙场搏杀,虽为大明争夺了不少气运,然已无法力挽狂澜。
  
  大厦将倾,谱写出一场场悲泣乐章。
  
  “这般事情,当在源头便须掐断,武风悍勇,才可不遭外族凌辱。”
  
  “我愿大明如大汉,宁以强亡,不为弱灭。”
  
  ......
  
  正阳大道开房在即,而太孙婚典将会于正阳大道举行的消息,传遍整个京师大街小巷。
  
  要知道在此之前,从未有过皇家婚事,于百姓之前举行。
  
  太孙此举,当为先例。
  
  这也让百姓们热情高涨。
  
  因为就这件事便以说明,太孙殿下极为亲民。
  
  凤冠霞帔,十里红妆,普天同庆,万民同欢。
  
 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画面。
  
  “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看到皇家婚典,真是走了大运啊,到时候说不得也须沾染一些喜气。”
  
  “我倒是想沾染喜气,不过太孙婚典,你当是我们这些百姓吗,再则说了,届时必定是护卫戒严,能一饱眼福,就已足矣。”
  
  “嘿,话可别这般说,你们可是知道,为庆祝太孙殿下婚典,群英商会最近可出了千万补贴,比之上次百万补贴,更甚十倍,且盛行三日。”
  
  “这般说来,咱们这些老百姓,还真是沾染到了太孙殿下的福气了。”
  
  “好家伙,千万贯宝钞,太孙殿下真是大手笔,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般多的钱财。”
  
  “好像谁就见过一般,说起来最近京师真是热闹,太孙殿下婚典之后,正阳大道开放,又有千万补贴,后面更是春闱科举,在这之后,据说咱们大明还要征伐倭国。”
  
  
  
  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