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章 心学出世,斩我明道(6k) (第2/2页)
而争夺三纲解释权的最终目的实则是化三纲为一纲,那就是致良知。
今日的开讲,实则也是阳明心学传习录开篇的第一段公案。
王阳明的教案都给秦川备好了,他怎么输?
其实今日这一战,秦川也是不得已而为之。因为他发现从西游传播心学种子,对他有很大的危险,他不想再被拉去那个莫名的诡异地方。
既然如此,那就只能摊牌了。
道统之争,从来都是血淋淋的。
少正卯就很有话对夫子讲。
黄梦当日得秦川提点过,他再次配合道:“朱子对新民的解释有过论据,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亚圣公如何证明伱是对的?”
他语气很有些严厉,颇有种大义灭亲的气概。
而且第一时间想到朱子的论据,足以证明黄梦的学问着实匪浅。
有进士想到,听说这个黄榜眼和亚圣有过节,诚非虚言。
他们还是同乡啊。
还有进士想到,“听说黄榜眼曾和亚圣一起进过天牢,虽然无事放出来,可证明他确然是个君子。但他现在对道统的坚持超过和亚圣的私交,着实有古人之风。”
一时间,人们对黄梦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。
但是都心里感慨他的学问和急才。
黄梦提出的反问,换做其他进士,也不过如此了,而且想得要慢一点。
秦川这一刻仿佛阳明附体,笑道:“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为人君,止于仁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,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。这些说的都是亲,亲有仁的意思,也有新的意思,朱子强改亲为新,可乎?”
他说的都是《大学》里本来的内容,而且没改原文。
朱子反而改了原文。
这一番话下来,在座诸人都哑口无言。
其实理学到现在,已经歪曲了许多朱子的言论。但朱子何尝不是歪曲前人的意思,加自己的私货。
圣人微言大义,常有一字之争。
争的便是解释权。
谁有解释权,谁就有道统。
所以无数大儒,皓首穷经去抠字眼。
这事其实很无聊的。
但没办法,从夫子那里开始就有《克己复礼》,前人如此,后人便有样学样。
何况西洋也有文艺复兴。
古今中外,概莫如是。
没有这一套,也有那一套,相比而言,自古以来,确然很有它的用处。
新科的进士们很是哗然。
可是说不出反驳的道理来。
他们很有些挫败感。
虽秦川这位亚圣的认可度急剧降低。
因为太大逆不道了。
秦川怒斥天子,他们不觉得大逆不道,还十分振奋。
但秦川挖理学的根基,他们就本能地厌恶。
有些进士们当即离开,当着面不好说亚圣是妖言惑众,可事实就是妖言惑众。
还有一些进士留下来。
他们多是商人家庭出身的,准确的说是沿海一代的走私商人。科举之初,商人是禁止参加科举的。
士农工商,商人为最末等。
不过到了前朝时,商人就可以参加科举了。
不过是曲线参加。
那就是通过附籍或寄籍的方式,也就是商人在当地购置田地房产和登记户口时,一口咬定自家是地主其中经商只是玩玩。明面上以地主子弟的身份参加科举。
他们对秦川的学说颇为振奋,因为看到了有利可图的一面。
黄梦问完之后,就坐下认真听讲。
秦川自是继续开讲《大学》的内容。
他只是在亲民这里发起了进攻,但没有猛攻。
但是心学的种子已经真正播种下来。
心学!
出世了!
秦川感受到冥冥中一丝丝金色的气运加持在自己身上,书院深处,有欣慰的情绪传递过来。
上完课,秦川就回家。
他挥一挥衣袖,不带走一片云彩。
飘然而来,飘然而去。
而一场轩然大波,在书院里展开。
秦川所言,虽然很有道理,可实在是离经叛道得很。
“狼子野心,狼子野心。”书院里有年老的教习,跟老学究一样,容不得异端。
同样有年轻的教习不以为然。
他们在书院里解读圣人微言大义,修持浩然正气,心里未尝没有对经典的过度解读。
今人未必弱于古人。
古人的话,一定是对的?
那不见得。
书院到底年轻人还是不少。
顾亭林的课很受追捧,就有他常有语不惊人死不休之举。
可即使是顾亭林,也没有秦川这直接挖理学根基的举措。
亚圣之狂,名非虚言。
他真不是只针对梁帝一个。
…
…
秦川回到监正院舍后不久,顾亭林和一个中年人前来拜访。这人戴着一个面具,上面有道法气息。
秦川没有强行窥探。
“这位是隆庆兄。”
“龙?真龙的龙?这个姓倒是少见。”秦川似笑非笑。
顾亭林解释:“隆重的隆。”
秦川笑道:“名字只是个代号,知道是谁就行。隆兄是来找我有事?”
隆庆道:“某如今在户部当差,不好跟先生认识,否则有开罪君父之嫌。隆庆二字,自也是化名,还请先生见谅。”
“明白了,理解。”
隆庆谢了一礼,“听闻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,如今天下民生艰苦,不知先生可有良策?”
“良策倒是没有,不过隆兄可听说过番薯?”
“略有耳闻,听说涨势极快,产量颇丰,但引进过来后,种不了几回就产量大减。”
“假如能解决这个问题,隆兄觉得如何?”
隆庆显然对番薯有了解,“那真是功德无量的大事。堪比古之圣皇尝五谷。”
“那自是比不上。不过确实是一件好事。陵州如今便在推广番薯,而且解去了这个麻烦,隆兄可派人去陵州访求番薯种子,引进到大江南北,看哪里合适种子,遇上荒年,总能多救一些百姓。”
“先生此言当真?”
“是真是假,隆兄派人去了便知。”
“是我唐突了,亚圣之言,岂有虚假。”
隆庆随后又问了秦川一些治国良策,秦川倒是不说话了。
而是抛下一句,困了,将隆庆打发走。
顾亭林送走隆庆,很快又回来。
他道:“我这朋友身份贵重,你能不能经世致用,将来得落在他手上。”
秦川微笑道:“我倒是个无用之用。”
他说的是庄子人间世的一篇故事。
庄子与弟子,见一株大树,枝繁叶茂,耸立在大溪旁,特别显眼。但见这树:其粗百尺,其高数千丈,直指云霄;其树冠宽如巨伞,能遮蔽十几亩地。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:“请问师傅,如此好木材,怎一直无人砍伐?以至独独长了几千年?”伐木者似对此树不屑一顾,道:“这何足为奇?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。用来作舟船,则沉于水;用来作棺材,则很快腐烂;用来作器具,则容易毁坏;用来作门窗,则脂液不干;用来作柱子,则易受虫蚀,此乃不成材之木。不材之木也,无所可用,故能有如此之寿。”
听了此话,庄子对弟子说:“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,岂不是无用之用,无为而于己有为?”
顾亭林摇头道:“留仙兄,有时候也要知天心,顺天命。你今天讲学,点到为止,分明是机灵人。”
秦川淡淡一笑道:“吾心即天心,吾性即天性,吾命即天命!存吾心,养吾性,践吾命,如是而已。”
顾亭林哈哈大笑,“亚圣之狂,诚非虚言。我刚才是试探你的。不过这位隆庆兄还是要来的,往后请你多指教一二。对了,那大圣传后续呢?”
秦川:“暂时没灵感,先搁着。”
顾亭林有些遗憾,但还是理解,“好文不怕磨。你今天讲课的内容很有意思,我也悟到了一些东西。要不是这隆庆兄拉着我来找你,我还不肯来呢。且去闭关了,择日再见。”
他飘然离去,远处隐隐有歌声:
“生生自天性,山木昔尝美。胡乃交斧斤,继之群牧驶。
幸兹日夜息,萌蘖见端倪。栽培滋息之,参天立可拟……”
秦川目送他远去,心想,“倒是个妙人。”
他自灵台讲道回来,心里其实隐隐有些触动。
他道韵已足,心学已经开始布道,只差灵机。
可他觉得当真差灵机吗?
今日讲述大学时,仿佛阳明附体。
他忽地有所证悟。
这也是不耐烦用番薯一事请走隆庆的原因。
秦川呆在院子里心里琢磨了许久,感觉到自己距离完全恢复元神,就差一层窗户纸没有捅破。
轰隆隆!
这是天色黄昏。
阴阳相交。
青凤猛地发出一声嘶鸣,与雷鸣声应和。
秦川心里如劈开一道混沌,分出阴阳,衍生出天道来。
“元神之道,灵台自足。何须外寻灵机?一向以来,求诸外物之事,实是大谬。”
他忽然醒悟大道,心海里生出一道剑光来,斩向道种元神。
忽有一剑心海起,斩却外物斩自我。
什么广成道统,诸子道韵,世间灵机……,尽数被这一心剑斩落,成了外物。
一时间,天地电闪雷鸣不止,恍如白昼。
(本章完)